播放速度
纪念新四军三师、盐阜区地方武装抗日阵亡的将士、地方工作人员,在阜宁县西南乡芦蒲庄建立“新四军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1959年进行重建,占地面积2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4365.5平方米,是建立较...
现阶段,最佳创业项目,无需投资、市场巨大、容易签单、快速赚钱:15153588808/4000191169
纪念新四军三师、盐阜区地方武装抗日阵亡的将士、地方工作人员,在阜宁县西南乡芦蒲庄建立“新四军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1959年进行重建,占地面积2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4365.5平方米,是建立较...
芦蒲烈士纪念塔简介1943年4月第二次反“扫荡”斗争胜利结束后,为纪念新四军三师与地方武装在1940年10月至1943年9月期间在盐阜地区进行艰苦卓绝的对敌斗争,历经大小战斗数百起而英勇牺牲的1762名烈士,三师师长黄克诚等领导决定建烈士纪念塔,确定由盐阜区行政公署负责建造,组成建塔委员会,三师副师长盐阜地委书记、盐阜军分区党委书记、司令员兼政委张爱萍任主任,盐阜行署主任曹狄秋,八旅政委兼盐阜军分区副政委李雪山,八旅供给部长刘秉华,三师政治部文艺股长兼鲁艺工作团美术教员鲁莽(芦芒),阜宁县五区(陈集、马集一带)区长祁广亚等为委员。经研究并实地勘察后确定在芦蒲村境内以坐北朝南始建于唐朝的寿安寺(大西庵)旧址为纪念塔塔址,制定建塔计划,并进行人员分工,决定由鲁莽负责整体设计,塔顶新四军战士手握钢枪铸铁像由鲁莽亲自制作,建湖县周家庵老冶匠周介和现场土法制模铸造。建塔资源匮乏,盐阜区士绅民众纷纷捐物义务出力,从几十里外家里的砖头、铁件过敌封锁线运至建塔现场,1943年6月15日开工,9月竣工,9月25日盐阜区党政军民逾千人参加举行落成典礼暨公祭大会,黄克诚师长主祭。塔名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是时任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沐手敬书,塔志是苏北著名士绅杨芷江先生撰写。黄克诚师长、张爱萍副师长为纪念阵亡将士分别题词。(左是铸像、中老冶匠周介和、右鲁莽)主塔于1947年9月16日遭国民党军第51师133旅炮弹击毁上半部分,塔顶塑像掉落地面,塑像被当地群众保护起来。1959年阜宁县人民政府拨专款在原址按塔原貌修缮,塔顶塑像仍是原来的,塔座周围耸立10块大理石碑上镌刻在盐阜区抗日阵亡1762位烈士名字。
║黄克诚题字碑亭简介1943年春第二次扫荡被粉碎后,盐阜区行署决定为牺牲的抗日将士建造纪念塔,1943年9月份纪念塔胜利竣工,同月25日举行落成典礼暨公祭大会,由黄克诚师长宣读祭文。主塔前广场西侧亭内立碑,分别刻有黄克诚、张爱萍的题词。黄克诚师长的题词是: 为国为民,奋不顾身,精神不死,浩气长存。 ║人物简介黄克诚(1902-1986),1902年10月1日出身于湖南省永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在湘南起义中参与领导永兴年关暴动,并率部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曾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代主任等职。抗战期间,任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长,第三四四旅政委,第二、四纵队政委,第五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委,苏北区党委书记。抗战胜利后,1945年10月中旬,进军东北,领导创建西满根据地。建国后曾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国防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第八届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顾问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43年为纪念塔题字时任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委。
谢祥军║人物简介谢祥军,男,1914年2月生,湖北省大悟县夏店乡田铺洼村人。1930年参加革命,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四方面军12师36团团通讯排长。1932年10月,随红四方面军长征。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反“围攻”等多次战斗。先后任连长、营长、团长、师长等职。1939年秋到皖南新四军军部,任新四军军部教导营副营长、教导总队大队长、教导员、教导总队教育科长、江北军政干部学校教育长、抗大抗日军政大学(抗大)第5分校教育长、华中抗大总分校教育长、新四军军部特务团团长、盐阜军分区(后称华中军区笫5分区)司令员、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兼苏北军区司令员。1946年10月25日,在涟水保卫战中壮烈牺牲,时年32岁。1939--1941年,刘毓标(左)谢祥军(右)║主要事迹1939年7月在皖南,谢祥军(中)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毛儿盖会议后,谢祥军任32军一师长,他作战勇敢,不怕牺牲。一次战斗中,他腿部受重伤,由于缺医少药,伤口感染溃烂,生命危在旦夕。为了保全他的生命,军长罗炳辉下令要医生锯掉那条伤腿。谢祥军得知后,找军长罗炳辉苦苦哀求说:“我是一名战士,没有腿就不能上战场。我宁可不要生命,也不能不上战场。”最后经医生千方百计的治疗,终于保住了那条伤腿,并得以重返战场,英勇杀敌,直到胜利到达陕北。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7月,日伪军对盐阜区第1次大扫荡,在大“扫荡”中,抗大5分校主要在串场河东、盐东、东台沿海狭长地带活动。谢祥军一路带警卫连女生队转移,在突围中女生队走错了方向,被伪军追击。谢祥军临危不乱,他亲率警卫连迅速返回原路寻找,击毙伪军数人,一人不少的把女生队从伪军包围圈中解救出来,只有一人腿部受伤,谢祥军让抓到的伪军抬着她,最后终于和洪学智带的一路队伍汇合。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7月13日至8月27日,苏中战役,谢祥军司令员率10纵队82、84、87、89四个团从盐阜区南下至苏中高邮地区。87团位于丁沟(堰)、真武庙地区作机动,84团和华中军区第二军分区第五团守乔墅一线,郝济民的82团作为第二军分区第四团的纵深,并担任对邵伯湖东侧的警戒,相机增援邵伯。由纵队副司令员常玉清(建国后任江苏省军区司令员,少将军衔)组成邵伯前线指挥所(设在大王庙)统一指挥邵伯部队。在邵(伯)乔(墅)保卫战中,10纵队牵制国民党25师,不准他们东进,82团打正面主攻。8月16日郝副团长亲自率领侦查排到倪顾庄侦察地形、敌情,被群众中的坏人报告给了宜陵的敌人,随后郝副团长被敌人包围了,在激战中郝副团长负了重伤被俘。敌人把他抬到宜陵后,发现他是一个干部,但不知是什么干部,想把他救活获得点东西,再作反动宣传,可是由于伤重没有救活,敌人的阴谋未能得逞。突围出来的侦察员赶到团部报告紧急情况后,团长温逢山、政委程荣耀立即率领1、3营去增援,打退了敌人。但又遭到敌机轰炸,程荣耀又负了重伤。邵伯保卫战,敌军伤亡2000余人,我军亦伤亡1000余人,82团郝济民副团长是在苏中战役中牺牲的已知姓名的四位团级干部之一。1946年10月19日,第一次涟水保卫战战斗打响,10纵队没有主要任务,只有两个团参加战斗,并归成钧11纵队指挥。谢祥军未能参加指挥这次战斗,总觉得于心不安。 23日,谢祥军司令员前往10纵队84团(团长戴修福,副团长钟玉祥,政委孙海光)在涟水县城东门外小新(兴)庄(今涟水县徐集乡胡新村老胡寨)胡文超(胡新海--胡文超一胡成玉)家指挥所观察敌情。当他站在指挥所外面,拿起望远镜察看黄河南岸的敌情时,被国民党军的冷弹射中腹部,担架抬离时,他再三叮嘱钟玉祥等人“一定要守住”。这时纵队政治部主任孙克骥代替指挥。警卫和救护人员担架轮流快速送往离战地80里外的板湖后方战地医院抢救。谢祥军终因伤势严重出血过多而壮烈牺牲,当时涟水保卫战正在作战之中,部队接陈毅、粟裕电令指示要保密,就地秘密安葬,时年安葬在板湖孙庄孙氏宗祠后面(北面)苏庄。1950年迁至阜宁县芦蒲烈士陵园与殷绍礼烈士合葬于此,立碑永垂!1940年底,在华中抗大五分校,严昌荣(左)谢样军(中)刘毓标(右)殷绍礼║人物简介殷绍礼(1913-1948),河南省新县长房古店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1929年,他积极投入家乡的土地革命斗争。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1948年3月18日,在益林战斗中被敌弹击中头部,不幸牺牲,时年35岁。║人物事迹●1934年,红军主力北上,殷绍礼留在原地坚持游击战争。因受“左”倾机会主义者的诬陷,蒙冤被开除党籍,入狱做苦役,但殷绍礼并未灰心丧气,仍以革命战士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1936年夏,在反“围剿”斗争中,殷绍礼重伤被俘,面对敌人的诱降,殷绍礼坚守革命意志,在一年多时间里始终缄口不言,受尽折磨,直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殷绍礼才被营救出狱。“皖南事变”后,殷绍礼被任命为新四军2师5旅15团政治委员。师党委作出决定,撤销原部队对他的错误处分,多年的冤案得以平反昭雪。●1943年10月,在五尖山战斗中,他指挥一个连,数次击退敌人一个营的强攻,阵地始终固若金汤。●1946年10月,殷绍礼调任华东野战军2纵队4师师长。1947年秋,部队转战山东,在胶河战役中歼灭红埠庄、郑家庄的全部守敌。●1948年3月,殷绍礼率4师在益林战役中担任主攻任务。殷绍礼亲临前沿阵地察看地形,不幸被敌弹击中头部,光荣牺牲,时年35岁。4师指战员闻讯,无不悲痛。他们在阵地上庄严宣誓:“打下东圩子为师长报仇!”殷绍礼烈士当时安葬在芦蒲周门村境内。●19日3时,益林战役胜利结束,歼俘敌4000余人,3月24日,中共中央发来贺电。益林战役载入了《毛泽东选集》。║人物评价在对敌作战中,殷绍礼表现了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守必坚,攻必克,战必胜。为了纪念殷绍礼烈士,党和政府在1950年将他棺木迁葬于阜宁县芦蒲烈士陵园,与谢祥军烈士合葬于此,立碑永垂。
彭雄║人物简介 彭雄(1915—1943),原名彭文灿,1915年出生于江西省水新县一个农民家庭。1929年,15岁的彭雄参加了红军游击队,同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为中共正式党员。从参加红军游击队那天起,他历任红军战士、通讯员、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参谋长、补充团长、路东支队司令鲁西军区副司令、黄河支队司令员(教导四旅旅长)、新四军3师参谋长等职。 1943年3月18日赴延安途中,在江苏连云港以北海面同日军遭遇战斗中牺牲。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人物事迹 1943年2月,中共中央根据形势发展,决定从前线抽调部分年轻有为、团以上干部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提高干部队伍综合能力,迎接全国性大反攻。三师决定选送彭雄和田守尧等11名团以上干部组队赴延安学习,彭雄任队长,田守尧任副队长,张池民为支部书记,彭雄夫人吴为真也随行。由于盐阜一带敌人封锁严紧,于是他们决定由海路渡黄海去山东,再转道赴延安。 3月16日晚,彭、田等假扮商人和水手一行51人于滨海老黄河口乘木帆船出发。次日凌晨在赣榆县以东小沙东海域遭遇日军巡逻艇,随后与敌展开激烈战斗,海战从凌晨持续到黄昏,彭雄在战斗中因腿部胸部中弹壮烈牺牲,时年28岁。烈士遗体安葬在赣榆县抗日山烈士陵园。罗荣桓政委亲自主持了彭雄、田守尧等16名烈士的追悼大会。 ║人物评价 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彭雄驰骋了大半个中国,战斗了15个春秋,他勇猛顽强,足智多谋,灵活机动,果断沉着,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英勇善战的年轻军事指挥员。 1943年9月,新四军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在阜宁芦蒲落成。黄克诚师长于9月20日亲笔题词:“彭雄、田守尧两位同志均为我军优秀的青年高级指挥员,对党忠实,作战坚决、勇敢,战争与工作经验均极丰富,他们为革命顽强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永垂青史。” 彭雄烈士的英名和他的不朽业绩,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田守尧║人物简介田守尧(1915年-1943年),安徽六安人。1931年参加工农红军,同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4年任红25军营长。参加长征。后任红15军团78师团长、师长。抗战时任八路军115师344旅团长、旅长,后任新四军3师8旅旅长兼苏北第二军分区司令员。1943年3月17日在连云港以北海面战斗中牺牲,年仅28岁。║人物事迹●1931年12月,田守尧参加了工农红军第25军。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1932年,田守尧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由班长提升为排长,又被提升为225团2营营长。●1940年7月,田守尧从延安到华中,任新2旅旅长,不久,在黄克诚率领下进入苏北。击溃韩德勤所属之张毅部,与新四军胜利会师,后新2旅改编为新四军3师8旅,田守尧任旅长。●1941年9月,田守尧指挥第八旅,粉粹了日伪军的多次“扫荡”。攻克日伪郑潭口据点,歼敌600余人,拔除了日伪插入我盐阜、淮海两个根据地之间的钉子。●1942年1月,三师在阜宁县西北孙何庄举行军政大检阅,日伪军1000余人分两路向我进犯,企图破坏大会,袭击我根据地。田守尧指挥部队击退敌人的进攻,保证了检阅大会顺利进行。●1943年春,田守尧赴延安学习深造,沿黄海北渡取道山东西去延安。不幸的是,船行至连云港赣榆县以东小沙东海域时,与日军巡逻艇遭遇,战斗十分激烈从凌晨战至黄昏,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8岁。●1943年,新四军师长黄克诚、副师长张爱萍在阜宁芦蒲新四军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前,为彭雄、田守尧二烈士举行了隆重的悼念仪式。 ║人物评价新四军三师师长黄克诚和副师长张爱萍写了挽词,高度评价了田守尧烈士的功绩和品格。 黄克诚题词:“此次海上遇敌,奋勇指挥作战壮烈牺牲,真是重大损失。彭、田及遇难指战员英勇果敢顽强作战的精神,永垂青史,作为后死者之模范”。张爱萍题词:“追悼彭、田同志,就要学习彭雄同志作战的勇猛精神!就要学习田守尧同志为革命斗争十余年的坚决精神!”田守尧烈士为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军民如此深切的哀悼和敬仰,得到党和军队这样高度的评价,是由于他在十四年的革命斗争中,英勇献身、奋发成才的结果。
现阶段,最佳创业项目,无需投资、市场巨大、容易签单、快速赚钱:15153588808/4000191169
现阶段,最佳创业项目,无需投资、市场巨大、容易签单、快速赚钱:15153588808/4000191169
浏览量:10009

23
场景选择
Scene select
分享
share
名片
business card
全屏
full screen
  • 芦蒲烈士陵园
  • 正门
  • 园内
  • 纪念瞻仰活动广场
  • 陵园接待处
  • 黄克诚题字碑亭
  • 谢祥军殷绍礼墓
  • 烈士墓群
  • 彭雄田守尧墓
  • 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陈列馆
  • 展馆大厅
  • 第一二三部分
  • 第三部分
  • 第四五部分
  • 纪念亭
  • 张爱萍题字碑亭
  • 烈士墓群2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