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纸媒,到广播、电视、网络的兴盛,再到VR技术的兴起,媒介技术的发展史也是媒介“沉浸感”的进化史。
随着VR全景技术的诞生,传媒业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报道形式,并诞生出了“VR+新闻”这一新兴概念。这不仅使新闻媒体的报道思路和制作流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受众对新闻获取方式的认知也发生了改变。
不过,VR技术和新闻报道的融合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将二者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是新闻业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本文通过《纽约时报》VR视频部门对VR的思考,来一探国内“VR+新闻”的发展。
《纽约时报》记者在他们的工作和个人生活中是使用科技的?《纽约时报》VR视频部副编辑兼副主任Marcelle Hopkins讨论了她正在使用的这项技术。
近年来,视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们是如何如何将新技术应用到新闻中的?
几年前,《泰晤士报》的记者和技术人员开始尝试VR技术。2015年11月,我们推出了虚拟现实新闻客户端NYT VR ,并上线了第一部VR新闻纪录片《流离失所》(约有3名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儿童),同时向用户分发了100万多个谷歌Cardboard头显。之后,我们制作了20多部VR短片,学到了很多东西。
去年,我们推出了VR新闻视频频道“The Daily 360”,每天至少上传一部360°全景视频。这样每天更新的节奏使我们在VR领域方面成长很快。我们不仅可以在这种新的故事叙事形式下快速迭代作品,也能训练我们的记者使用新的报道工具,并向广大读者发布沉浸式的新闻报道。
VR全景的优势在于它能创造“身临其境”感。我们通常会在那种很需要“现场感”的故事中使用VR全景,它能让观众产生发自肺腑的感情,而这种体验是其他媒介做不到的。VR可以把我们的观众带到他们不能或不愿去的地方,像在《南极系列》中,它把人们带到南极的冰层下面。
苦难是家常便饭。通常,在我们想要讲述的故事和使用的工具之间,有一个鸿沟。
在Facebook的Oculus、HTC、谷歌、索尼和三星等VR头显中,你认为哪一个最有可能成为主流的VR头显,为什么?
我不知道谁会成为主流,但是首先被大家接受的沉浸式可穿戴设备,在功能和外观上会更像是一副眼镜,而不是今天的VR头显。第一代VR和AR头显太笨重了,还要连接电脑。虽然它们是沉浸式媒介的雏形,但我希望有人能打造出更日常方便的东西。
我希望有这么一副眼镜,它能使用光场技术在现实世界中集成交互的数字信息。我希望谷歌地图能在我面前的街道上画出方向,我想让Netflix在我的客厅墙上投影电影。我想让AccuWeather在我的衣橱门上展示今天的温度变化。
当这些成为可能的时候,我认为眼镜才能最终取代智能手机。
你如何看待VR和AR在新闻中的应用?
AR在新闻领域中的潜力很大,现在已经有一些应用程序对我们的报道很有用。
一个是创建三维对象并将其放入用户的环境中。例如,我们可以建造一个三维模型,关于引力波是如何从碰撞黑洞中产生的,你可以绕着它走,观察一个本来看不见的天文现象的机制。基于AR的应用已经在新闻、旅游、文化和房地产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我也对AR传送门很感兴趣,想象一下,在你的卧室里有一个数字化的“门”,可以通向孟加拉国的罗辛亚难民营。当然,更让我兴奋的是那些我还没有想到的AR应用。
在国内,“VR+新闻”大致开始于2015年,人民日报制作了“9.3”大阅兵VR全景视频,新华社制作了《带你“亲临”深圳滑坡救援现场》的VR+新闻。2016年,也出现了许多比VR+新闻应用,例如央视网使用可实时拼接10个全景摄像头的4K全景摄像机,全景直播了“体坛风云人物颁奖典礼”。2016年9月15日,央视新闻频道直播了天宫二号发射特别节目《筑梦天宫》,在介绍神舟十一号时,在演播室内可以看到虚拟的神舟飞船从屏幕里“飞”了出来,主持人也“穿越”到飞船的内部,介绍飞行器的内部构造,让观众对飞行器的构造有了更直观生动的认知。
此外,今年两会期间,大文集团旗下的大公报、文汇报也利用VR手机,720度无死角地进行了现场全景拍摄,一键生成VR内容,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文章和图片及时发送出去。
本次十九大,多家媒体记者也继续了这一全媒体报道形式,现场进行VR图片、VR直播、VR视频等全方位报道,为读者展示了十九大的盛况。南京市委网信办、南京日报社南报网便联合推出了“全媒体?新征程——聚焦党的十九大南京市全媒体微专题”,集纳了H5产品、云视频、VR全景等多种最新移动互联产品形式。
从纸媒,到广播、电视、网络的兴盛,再到VR技术的兴起,媒介技术的发展史也是媒介“沉浸感”的进化史。“VR+新闻”的道路还有很长,二者如何融合不只是新闻业思考的问题,也需要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