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水利部介绍,6月以来,我国南方地区暴雨洪水频繁发生,部分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全国共有433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109条河流发生超保洪水,33条河流发生超历史洪水。当前,我国南北方全面进入主汛期,强降雨天气频发,防汛抗洪已到关键阶段。在今年的防汛抗洪中,从监测预警到防御救灾,各种科技设备和前沿技术成为“利器”,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北斗系统“实战”防汛救灾China's BDS warns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刚完成全球组网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防汛救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进入汛期以来,暴雨洪水不仅带来了洪涝灾害,也导致一些地区发生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而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可以对山体进行实时变形监测,智能评估其安全状况,并对可能的滑坡险情进行提前预警,从而避免人员伤亡的发生。
最近完成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BDS)作为洪水引起的地质灾害的预警系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自今年洪灾季节开始以来,几轮大雨袭击了湖南省石门县。7月6日,一场大滑坡发生在大雨造成300万立方米的山坡塌陷之后。事件发生之前,该地区已撤离,没有人受伤。
根据BDS的发现,6月24日,石门县官员被告知可能发生地质灾害。闭路电视报道,卫星在隐藏的地质灾害点的监测数据中发现了异常。
地方当局立即将居民安置在附近村庄。就在7月6日发生山体滑坡之前,附近有一批疑似危险区的村民被疏散了。常德市负责防洪抗旱工作的王敦磊告诉中央电视台,借助BDS等高科技手段,该市可以提前识别危险区域并避免人员伤亡。
高科技设备让防汛抗洪“更智慧”Fighting floods smartly
5G、虚拟现实(VR)、无人机、水下探视仪……在今年的防汛抗洪中,一系列高科技设备大显身手,助力防汛抗洪。
比如低延时的5G信号可以将360°全景摄像头拍摄的内容及时、高清地传递给监测人员,方便他们实时掌握水位情况,提高汛期巡查工作效率;高精度的传感器可以在汛期时将一些地区的易积水区域标注在可视化地图上,让工作人员通过系统平台进行远程控制和隐患排查;无人机、机器人等设备不仅能勘探灾害现场、及时回传信息,还可以营救被困人员或是投送救援物资。
在中国东部安徽省安庆市,当地一家电信运营商使用5G技术和虚拟现实(VR)实时观察水位。
借助低延迟5G信号,监控人员可以快速接收360度摄像机拍摄的镜头,并通过VR护目镜观察水位的细微变化,从而提高了汛期的检查效率。强烈的降雨在该国许多城市造成了严重的洪灾,并使土壤涝渍。
在中国西南的福建省的福州和中国西南的贵州省的贵阳等城市,在地图上标出了容易积水的区域,以便在下大雨时,监控人员可以检查每个集水区的实时状态,而无需 需要去野外。无人机和救援机器人等高科技硬件在挽救洪水季节的生命方面也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