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据外媒报道,VR射击游戏《Phantom:Covert Ops》发行首月营收突破了100万美元,这给全球VR内容开发者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与此同时,国内的VR应用也频频落地,涵盖党建、教育、娱乐、工业制造、安防等多个行业,业界呼唤VR行业的发展拐点尽快到来。
为调查VR产业的发展现状,《中国经营报》记者近日走访体验了国内几款主流的VR设备,同时采访了VR硬件厂商、内容生产商等产业链上下游参与者。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VR产业在行业应用场景下呈现破冰回温现象,VR设备在画质清晰度、沉浸式体验等方面有了一定进步,但仍面临内容短板、技术待突破、盈利难等问题,VR产业整体进程仍然步履缓慢。
艰难突围 行业应用场景成切口
目前国内市场上VR设备大致有三类,一类是作为手机配件的VR盒子,使用时须将手机插入,一类是连接电脑的VR眼镜或头盔设备。还有一类是目前设备厂商主推的、更为常见的VR一体机,可以作为独立设备使用,形态上跟第二类相仿,常配有手柄,入门级售价一般在2000~5000元之间。
记者在某活动现场佩戴了Pico品牌旗下的VR一体机neo 2,该产品可对头部、双手进行位置追踪,记者先后打开《ohShape》《忍者传奇》两款游戏,画质清晰,比较逼真,据工作人员介绍它配备了一块4K75Hz高清屏幕。当头部和身体转动时,虚拟世界的视角跟着转换,可以全方位地沉浸进虚拟的环境里。
随后,记者又佩戴NOLO旗下的一款VR一体机,工作人员介绍该款设备售价2499元,内置应用除了游戏之外,还有几款在手机应用商店里常用的APP,比如抖音,使用手柄打开后,与手机端相比,它相当于更近距离地刷短视频。
记者在现场还随机采访了几位佩戴Pico、大朋、NOLO等品牌的VR设备消费者。据部分消费者反馈,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眩晕感。
Pico副总裁祖昆仑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正在加大技术研发和产品打磨力度,希望将VR设备做得更轻薄一点,提升沉浸式体验。事实上,现在的VR设备相比两三年前已有了明显的进步,一方面体现在硬件配置提升上,包括制造材质、屏幕显示、渲染算法等;另一方面一些做VR内容的厂商已经开始获利,这对VR生态构建来说是很好的迹象。
另一家VR厂商“大朋VR”也表示,今年对于VR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主要是因为5G商用普及加快,目前主流的VR头戴设备配备4K超清屏,5G的高速率特征将使8K及以上的超高清内容成为可能。该公司创始人兼CEO陈朝阳指出,VR市场自2018年起已发展到行业+VR阶段,大朋VR在教育、工业、医疗、娱乐等领域已经有很多的应用案例,VR正在给许多行业做赋能。
VR内容生产者生存状态如何?对此,专注于VR内容开发的北京冰河世界科技有限公司CEO黄虎平告诉记者:“VR行业近两年回归到一个理性期,在B端(指企业级市场)有些内容团队已经开始盈利了。”
另一家内容开发商陕西青柠互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强介绍,该公司近年来发展上升态势良好,受益于政务需求,党建VR内容较火,该公司承接了许多党建VR的内容开发和定制,主要应用于一些党建教育馆等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