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VR智能眼镜,来一场“人不到,先到”远程旅行,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借助长途旅行,湖光山色尽收眼底;VR“透视眼”,无需挖路面,地下自来水管道及排水、路灯管道等一目了然;基于基础;“VR+5G”技术上,室内可远程控制矿用车,控制精度可达厘米级……
“在未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改变。”江西财经大学虚拟现实(VR)江西中直新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现代产业学院副院长王翠芳在描述VR技术前景时说,“虚拟现实技术是媒体发展的必然结果,影响着我们的衣食住行。”
▲点击播放精彩视频
从艺术教学走向VR
2016年,VR从第一年开始,虚拟现实技术开始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年,长期从事数字媒体艺术教学的王翠芳也成立了江西中直新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VR与艺术的结合可以使艺术在创作、表达、呈现和体验上突破传统的局限性,创造一个新的世界。”
创业不容易,场地、资金等问题接踵而至,最麻烦的是团队的发展方向。“如何在这个新兴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VR+房地产?游戏?我们想了很多,最后都被一一推翻了。”当王翠芳不知所措时,一篇报道给了她灵感。
北有兵马俑,南有海昏侯。海昏侯墓葬的发现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也帮助王翠芳找到了思路——如何让沉静在大地上的文物“活”站起来,更好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最后,她选择了科技与文物的碰撞。
为尽快完成VR在项目开发中,王翠芳和团队成员在办公室搭起帐篷,日夜克服困难。经过无数次的草稿,无数次的回归,半年后,王翠芳的团队努力建设VR大片《探索海昏侯墓》在2016年江西旅游产业博览会上亮相,迈出了企业发展的第一步。让文化旅游展示“活”起来
在王翠芳的公司里,记者戴上了VR设备完成后,仿佛走进了雄伟的海昏侯国,俯瞰脚下,万亩城都在眼底,用手上的操作器,还能完成“推城门”“拿文物”“敲击编钟”等待动作,颇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该片采用3D720度全景技术,VR全息、实时音效、动作跟踪等技术,营造沉浸式情境,通过科技手段改变传统的展览形式。”王翠芳介绍,该片不仅赢得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和好评,还参与了多个国家的巡回演出,成功地将江西本土文化推向了世界舞台。
八一起义《第一枪》VR互动片《图说党史》VR系列电影,我学我演红色故事汇《赖三秀》互动电影……她始终坚信,依托互联网平台,利用互联网平台,VR,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改进和完善红色景区的单一展示模式,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必将使体验者更真实地理解,触摸历史背景,继承和弘扬红色文化。
“VR它是艺术、哲学和技术的完美结合,使作品更紧张;哲学,使作品更高;技术,使作品更酷。”这是王翠芳一贯的创作理念。
改变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自2018年以来,南昌已连续四次举办世界活动VR工业大会,实现了VR工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强的精彩蝶变。作为江西省最早的一批。VR王翠芳创办的江西中直新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见证了企业之一VR产业蓬勃发展。▲游客体验VR互动影片
沉浸式观影体验,全景拍摄3DVR相机,身临其境的虚拟现实游戏……越来越多的虚拟现实设备正进入普通人的家中。
“事实上,虚拟现实技术给生活带来的变化远不止于此。除了休闲娱乐,虚拟现实技术在医疗、教育、社交等领域也有很大的技能。”以王翠芳为例,VR技术正在成为医生“慧眼”,不仅能看到生病的器官,还能帮助医生训练操作,成为教学科研的发展“利器”;企业家可以通过VR设备,召开“近在咫尺”远程会议;政府部门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改进智慧城市的管理模式……
目前,王翠芳正在不断探索“VR+教育”新模式,从“VR+红色教育”“VR+教育教学”“VR+安全教育”全力推进等方面VR与教育的深度融合。2018年,她带领团队开发了《一警六员》VR通过培训系统VR技术模拟火灾等安全事故隐患场景,将安全教育现场化,让体验者操作实践,反复训练,解决安全培训难度大、成本高、时间跨度长等实际问题,开展安全教育“最后一公里”。
“VR它是数字经济最活跃的前沿领域之一,正在加速和5G,云计算、人工智能、超高清视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不断催生新的应用场景。”王翠芳告诉记者,在世界范围内,VR技术将推动电子商务、教育科研、设备制造研发、智能城市规划等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