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VR(虚拟现实)技术融入日常课堂教学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近日,在南师附小教育集团红谷滩校区一部的社团教室,一场别开生面的海洋生物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15台多功能VR一体机整齐摆放,同学们戴着3D眼镜,通过触控笔,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海洋中的鱼类进行全方位观察。
去年9月,该校成立了VR社团,每周四开课。余思是该校的一名科技课老师,2018年9月,学校引入VR教育后,她的教学模式发生了许多变化。在她看来,VR教育对学生和老师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一般社团课只需配备一名教师,但VR社团课,学校不仅配备了科技课老师还搭配了信息课老师,我们要根据教学主题,穿插授课,让孩子们的能力得到综合性提升。”余思告诉记者,一堂VR课程对教师来说,不仅在备课方面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还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对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VR应用进入学校课堂,打破了以往多媒体平面的辅助教学模式,由直观的平面感受,转变为沉浸式的感官体验,这必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动力。”南师附小教育集团红谷滩校区一部执行副校长高祖雷表示,目前,该校选择了部分信息、科学、综合实践学科的骨干教师接受相关培训,并通过VR精品社团课,以招募的形式让孩子们自由报名。下一步,学校将研究新的发展方向,逐步将VR技术推广到常态化课堂教学中。